新闻来源:陆家嘴 2013年05月29日
尽管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经有223家,但相对于支付这个成长空间巨大的行业来讲,223这个数字依然意味着支付业方兴未艾。这个刚兴起的行业里,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下称“快钱”)是一个“异类”。
在支付宝、财付通等绝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公司,竭尽所能扩大个人客户规模时,快钱转战企业客户市常在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跑马圈地做大支付业务规模时,快钱主动调整战略,由传统的支付服务,进阶为提供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
2011年,快钱处理的资金总量为1.2万亿。2012年,快钱处理资金的规模增长则在100%以上。从成立至今近10年时间,快钱已经从一家只做线上支付的企业,逐渐演变成一家做金融服务的公司。
另辟蹊径:专注于对公业务
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已经下发了六批支付牌照,数量累计达到223张。这些牌照涵盖了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和银行卡收单等七大业务类型。
这223家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仅有支付宝、快钱两家是全牌照的支付企业,其他的支付企业则只被允许从事上述七类业务中的一种或几种。从地域上来看,全国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较少,多数为区域性的支付公司,且其业务种类多为预付卡受理。
对于这些处于爆炸式增长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按照所服务客户的性质的维度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类:服务于企业的支付公司,即专注对公(例如快钱);服务于个人的支付公司,即专注对私(例如支付宝)。
对公、对私的两大阵营中,绝大部分支付公司定位于服务个人客户,例如支付宝、财付通、汇付天下等。而专注于对公客户的支付公司,目前只有快钱一家。
其实,从成立之初,快钱也是一家服务于个人客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2年4月,快钱宣布进入B2B领域,将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视为今后战略重点。
促使快钱作出上述战略大转移的是,日常经营中一个有意思的发现。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某服装企业旗下拥有数以百计的分销商。这些分销商散落在全国各地,单笔交易金额低,并且账期长导致了资金滞留。因此,一方面,分销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服装企业也难以迅速回款。
正是注意到了产业链上的这一困境,快钱提出利用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打造专业高效的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获韧优化现金流。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分销商资金压力,帮助核心企业回款。
一元钱当两元钱花
对于快钱的战略,快钱CEO关国光的解释最为简单而清晰。
“通俗来讲,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多快好省地帮企业赚钱。”关国光解释称,即加快企业的资金流转效率,能够真正做到一元钱当两元钱花。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流转效率相差明显。举个例子,同样是收入1000万元的两个企业,一个是美国企业,另外一个是中国企业,它们所需的资金量支持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企业资金流转效率低,这就要求企业流动性规模高,股本金、贷款规模亦水涨船高。
企业的资金流转效率慢,归结起来有两点原因。一是资金归集速度慢,尤其是在连锁、零售等传统行业里非常明显。二是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账期拉长影响企业扩张速度。此外,很多企业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是手工对账,财务管理效率低下,拉高了企业经营成本。
由于议价能力薄弱,资金流转效率慢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情况尤甚。快钱要做的就是引入银行,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资金,加速企业资金流转效率。
具体的操作上,快钱就像一个“信息收割机”,把所有的需求集中在同样的平台上,经过转换、处理、加工,将其变成商业银行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把繁琐的企业日常现金流动转化为银行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信用凭证;把分散、小额的同类特点的资金需求集合成系统、大额的信贷需求,以符合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标准化、批量化的特点。
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单体企业10万元的信贷需求打包为1000万元的信贷需求包,就符合了银行的授信特点。这些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之后,通过快钱跨银行、跨地域、跨网络的信息化平台,最终加速了资金的流转。
其实,在关国光看来,“支付本身就是一种类金融的手段和工具”。
关国光称:“企业客户并不在意这笔钱究竟是通过互联网、电话、移动支付还是线下转账到达对方账户,他们的核心需求是快——快速的资金流转周期意味着企业可以‘把一块钱当两块钱花’。”
帮助企业增信
从最初的支付,到现在的协助企业管理流动资金,快钱将自身定位于专业的信息化金融服务提供商,不但提供结算服务,还能帮助企业融资。从表面上看,快钱的角色似乎越来越像一家银行。
“快钱并不想成为商业银行,如果快钱去抢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会受到影响。”关国光强调,快钱解决不了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直接的信贷问题,因为快钱并不贷款。
快钱副总裁周萍表示,快钱做的是让企业的资金流转效率提高,来降低它对股本金和流动资金的要求,以这种方式来解决它现在的生存,甚至是发展的瓶颈。如果它的资金效率提高1倍,那么它对于自身的股本金,包括流动资金的要求的规模会下降,那么它能维持原先同样规模的业务量。
“快钱跟银行之间的关系,就像是Google、百度跟电信之间的关系,一个是终极业务,一个是基础建设。”关国光称,银行对企业只有切片式了解,并不知道企业往来钱到底干什么用了,上下游到底什么关系。但银行了解后可以对这家企业有更加精准的定价。
由于帮助企业进行支付结算,快钱对企业的日常流水、经营状况了如指掌,而这些信息对于判断一家企业的资质至关重要。凭借这一优势,快钱开发出的上述商业模式,实现了一种三赢。
对于银行来说,喜欢给大客户放贷,如果给大量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放贷,银行要考虑投入的成本。快钱把多个小的客户集成一个相当于现在银行所服务的大型客户的规模,银行愿意与之合作。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此前由于缺乏抵押物等原因,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经过快钱一整合,成为打包贷款中的一分子,虽然绕了一个弯,但最终获得了贷款。对于快钱来说,业务量上去了,也获利匪浅。
“快钱和商业银行之间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关系。”关国光表示,通过我们的平台,给商业银行带来增量的客户。比如一家核心企业的分销商遍布全国各地,而中小银行网点少,覆盖不到所有的地区,所以它更愿意和我们合作。对于快钱来讲,我们和银行之间的互利关系是很清晰的。
据了解,目前,快钱的流动资金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商旅、保险、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产业之中,同时也渗透到了制造、医药、服装等传统领域。快钱的商业合作伙伴也包括东航、中国人寿、京东商城、当当、李宁、联想等。
新闻链接:
http://news.cnfol.com/130529/101,1280,15213080,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