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2年7月21日
融资难和融资慢,是中小企业遭遇银行信贷的两大难题。
这也成就了第三方支付快钱的商机:自喻为“信息收割机”的快钱通过支付过程所收集掌握的大量企业信息,将分散、千差万别的资金需求转化成银行能够批量、标准化授信的信贷包,借此减轻银行的人力、时间成本与风险成本。
据了解,借助快钱的通道,下至千元、上达亿元的企业都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对比银行45~60天的授信周期,快钱通道能将此时间压缩2/3。
信贷打包
方正集团是借力快钱渠道的典型企业之一。
作为国内知名的IT分销商,方正集团在中国拥有千家销售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不畅,给这些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运营压力,这些压力又相应地会影响方正的资金周转。”方正集团副总裁刘晓琨表示,“快钱的信息化平台不仅方便贷款融资,而且免除授信中遭遇的复杂手续,使得分销商有了更快的资金流动。”
“许多中小企业被银行拒之门外,不是因为这个业务不赚钱,而是因为投入产出是一个挑战,解决的方式就是依靠信息技术。”快钱CEO关国光(微博)解释。
借助于信息技术,快钱对接入其支付平台的企业信息有着全面而准确的掌握,这些信息客观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流,业务规模,经营状况,而这些也构成了企业贷款的“信用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快钱可以帮助企业申请低至千元、上至亿元的银行贷款。
“不同行业里面的单笔资金需求差别还是很大的;对于快钱来讲,1000元还是1000万元,系统的处理效率是差不多的;但对于银行则不同,1000元的贷款商业银行肯定不会做,因为成本投入太大。”关国光解释。
一位与第三方支付公司有过多次合作的股份制银行高层也对记者强调,“商业银行在推动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与第三方的合作很重要,可以减少银行的授信成本和审批风险,加快审批效率。”而据记者了解,多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在计划更大范围内加深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
按照关国光的话来说,快钱就像一个“信息收割机”,把所有的需求集中在同样的平台上,经过转换、处理、加工,将其变成商业银行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把繁琐的企业日常现金流动转化为银行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信用凭证;把分散、小额的同类特点的资金需求集合成系统、大额的信贷需求,以符合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标准化,批量化的特点。
“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单体企业1000元的信贷需求打包为1000万元的信贷需求包,就符合了银行的授信特点。”关国光表示。
据了解,目前快钱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地都建立了分支机构。不过,受限于模式特点,快钱的服务对象目前还仅限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或企业,从早期进入的互联网行业,以及慢慢扩展到商旅、教育机构、保险公司、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农业则是其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中小企业如果不具备信息化基础,可能无法提供服务。”关国光坦陈这也是通过快钱通道进行贷款融资的必要条件。不过针对大型企业上下游开展经营活动的中小企业,快钱也推出了其他的一些融资手段,比如应收账款融资等;而在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能够提供相应担保的情况下,融资过程会变得更为顺畅。
流程加速
信息化不仅“化零为整”,匹配银行的授信要求,而且能够加快审批流程,“效率”对于资金链时刻处于紧绷状态的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借助电子化,快钱目前与企业、与银行的对接可以7×24小时全息运转。
“同类项合并”打包的原则也有助于提高审批效率:“每个行业里面的模式是固定的,因此快钱在打包的时候是按照行业和供应链条来进行的。同质性能够提高银行规模化处理的效率,不能把不相关的企业打包起来给商业银行,否则后者还要把这个包打开重新查看。”关国光解释。
据了解,目前与快钱合作的商业银行已有五六十家,每一家银行、不同的时点对授信企业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快钱就需要将归类的企业信息包与对应的银行进行匹配,快速对接。
“不同的贷款包匹配不同的银行授信特点,‘投其所好’就能减少银行再加工的时间,加快审批效率。”关国光表示,“一个银行暂时没有贷款指标,那么就快速转移到下一个银行。”
一般情况下,银行贷款的审批时间一般是45~60天,而借助快钱通道可以缩短2/3。“首次审批的流程会繁杂一些,但是之后便可以信用循环,以后的效率会越来越高。”而在此过程中,快钱按照“快递”模式盈利:基于贷款规模和审批效率收取手续费用。
新业务比传统支付业务能获取更高的利润水平,关国光也透露供应链融资未来在快钱的业务占比中会占比越来越高。“全国的企业客户,加上个体工商户有4500万左右,这些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都是快钱的潜在客户,所以目前的覆盖率还非常低,”关国光说,“下一步会拓展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但是所面临的挑战也很大,包括系统的对接、业务模式的研判、效率提高等等。”
融资解码
快钱就像一个“信息收割机”,把所有的需求集中在同样的平台上,经过转换、处理、加工,将其变成商业银行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把繁琐的企业日常现金流动转化为银行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信用凭证;把分散、小额等同类特点的资金需求集合成系统、大额的信贷需求,以符合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标准化,批量化的特点。
谢春: 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银行更倾向于服务大企业,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能被商业银行覆盖的唯一一种情况就是靠信息技术。
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的这类创新合作模式,协助银行把众多小客户的融资需求集成一个相当于现在所服务的大型客户的规模,提高了银行业务流程审批的进度和审核的通过率。而支付企业依托已建立的信息化支付清算平台,打造应收应付账款融资等创新产品组合,形成一套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服务于各领域,推动金融信息化的普及。
新闻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721/0146126314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