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金融时报 2011年07月07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电子支付企业发展与突破的一年。在经历了新一轮调整后的经济复苏时期,大量传统行业寻求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运营效率、拓展营收渠道,这一趋势带动了各企业开始在创新金融方面进行大量有益尝试,客观上为电子支付市场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
市场规模的发展 亟待行业协会成立加强自律
尽管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但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仍然需要确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发展步调。5月2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不仅有利于第三方支付纳入央行日常监管,为行业提供健康发展环境,更体现出对支付体系的积极引导,将有助于对支付服务行业进行自律管理,维护支付服务市场的竞争秩序和会员的合法权益,防范制度风险,使整个支付行业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态势,对于中国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快钱将依托并发挥协会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为电子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5月26日,期盼已久的央行支付业务许可证正式颁发,为蓬勃的市场发展势头注入了新的动力。自此,支付企业终于获得了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认可,整个电子支付产业也将以此为契机迈入新纪元。
行业协会的成立 标志着支付服务体系的完善
正如支付清算协会会长蒋超良先生所言,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支付清算体系日益完善,开启了行业自律性管理的新纪元,初步形成了支付清算行业外部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控制三位一体的良好格局,是中国支付清算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确实,支付体系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关系着企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的地位异常重要。央行为符合准入资质的支付企业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表明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我国电子支付将以安全、便捷与优质的服务全面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从以零售为主的电子商务走向以商务协同为核心的电子商业,电子支付在行业应用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影响这一演变的进度。加速我国电子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是战略性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支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协会将促进 电子支付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支付清算协会的成立是对我国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的调整与补充,有利于支付行业进行资源整合,对于推动我国支付服务市场自律、创新和发展、规范支付服务行为、维护支付服务市场秩序、防范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下,资源将重新整合,市场份额也将重新划分,使用电子支付方式的用户也会逐渐增多,而以往支付行业的诸多问题能在合理的框架和协调机制下得以解决。今后整个行业将得以加速整合,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也将加快进入。在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下,整个产业必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此前,快钱公司依靠自身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推出了一系列适应传统产业向电子商务转型的电子支付产品和服务,从最早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开始,到逐步转向提供线上线下面向企业的综合电子支付服务,再到深入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之中的支付服务,是与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密不可分的,适应了信息社会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通过数年的努力,快钱已经全面覆盖了保险、教育、航空在内的20余个传统行业,通过创新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传统企业资金效率。在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之后,快钱公司将在央行监管之下,在行业横向拓展及纵向挖掘方面全力发力。通过为传统行业提供创新的支付服务,改善企业资金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我国传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对于电子支付企业来说,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可只是第一步,不断寻求业务创新,进行差异化发展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快钱将会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整合线下收单、便利支付、移动支付等多种业务,在创新融合的思维下拓展合作领域,同商户达成更多合作项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快钱等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行业协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金融行业的管理模式,必将从政策导向到实际操作层面都更为开放,逐步向国际惯例看齐,同时也将鼓励和认可民营支付机构创新能力、系统安全和行业地位。当前,传统行业电子商务活动不断深入发展,植入其上下游产业链中的更深层次的电子支付服务需求开始显示出强大的效果。届时,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之下,全面实现了电子商务化、资金高效流通和信息化管理的中国经济将迎来真正的腾飞,而以电子支付为代表的创新型支付服务也将成为支撑中国未来经济持续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 (作者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常务理事、快钱公司CEO)
新闻链接: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yhk/txt/2011-07/07/content_377714.htm